機械工業技術與產業資訊專輯主編前言

作者:

岳俊豪

刊登日期:2022/12/29

細數近年國際重要趨勢,大致可用「4不」來概括,分別是:美中不合、疫情不止、戰爭不歇、暖化不退,這4大趨勢對全球製造業供需產生重大影響,也對全球與我國機械設備業造成新的挑戰與機會。

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開始對中國進口品研擬4波的高關稅障礙,並針對關鍵科技產品出口中國進行管制,開啟美中兩大國貿易與科技的戰爭。拜登政府上台後,對中國的科技牽制並未停止,從關鍵原材料到核心科技的出口,並拉攏盟友合力箝制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如近期針對半導體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另COVID-19疫情在2020年初爆發,至今將屆滿三年,為控制疫情所做的封城、管制、人員流動限制等,造成全球供應鏈的受阻及需求面的疲乏,陰霾至今仍未完全消退。美中不合造成全球製造業佈局朝向「在地化」與「短鏈化」,使企業從追求效率轉向管控風險;疫情不止加速企業與勞工的「數位化」與「雲端化」,運用數位科技與平台,讓以往線下的作業模式轉成線上,同時以機器自動化取代部分人力,避免缺工與染疫風險。

本輯精選三篇文章,分別從臺灣工具機的創新技術與綠色製造、傳動元件產業與半導體產業用機器人等,說明在前述在地化與數位化趨勢下,將機器人、AMR導入產線,進行整廠整線的自動化,可協助產業提升韌性、創造價值;產業本身亦可透過數位化的加值,讓產品更智慧,產線更聰明、提昇生產效率與價值。請關心臺灣工具機產業、傳動元件產業、與半導體產業用機器人發展的讀者參閱。

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攻擊,至截稿為止已達8個月,戰爭除造成人員死傷與財務損失外,最有感的應是全球物價的飆升,包括石油、小麥與各類民生物資;同時,使全球供應鏈短缺的問題更加嚴重,加深前述「在地化」與「數位化」的趨勢,也帶起如「無人機」、「新能源」、「衛星通訊」等產業與加工設備需求。

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是近二年的熱門關鍵字,根據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面對全球暖化風險,我們只要記住「510億與0」,前者是全球當前每年的碳排放當量(CO2e),後者是2050年前必須降為0,才能避免極端的氣候災難。2023年歐盟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針對高碳排的鋼鐵、鋁、水泥、肥料、有機化學品與電力等進口要求申報,並於2027年開徵碳關稅;美國在近日已決議跟進,並提前在2024年上路,碳關稅對以出口為主的臺灣製造業將造成風險。再者,臺灣以OEM、ODM為主的生產模式,面對品牌客戶的低碳/零碳要求,業者能否順利朝向綠色轉型,將成為訂單存續與否的關鍵。

本輯精選二篇文章,從臺灣機械產業面對淨零排放趨勢的成長機會、到半導體如何透過綠色智能工廠的升級,實現晶圓製造的產線升級和綠化等,說明在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下,以智慧化設備提高機台運作機能、整合智慧製造應用,以及如何拓展新市場之成長機會等不同構面,讓讀者正確解讀淨零排放趨勢,掌握危機變商機的具體作法,提升企業的永續價值。

在前瞻趨勢研究方面,本輯同樣精選二篇文章,提供讀者新知識的饗宴。首先,因應5G通信、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具有高功率、耐高壓的化合物半導體及應用逐漸受到重視,也帶動相關的設備發展。【全球化合物半導體設備市場及產業發展趨勢】以長晶與加工設備為例,讓讀者掌握化合物半導體設備的產品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其次,電動車的開發伴隨自駕系統的持續精進,是邁向次世代運具的必經之路。由於自駕車最終仍須在開放道路中運行,完整的情境模擬與安全驗證,正在全球迅速擴大試行。自駕模擬系統具高度市場潛力,在【全球自駕模擬系統發展趨勢】一文有完整的論述。

在產業專題方面,本輯挑選一則業界正在熱烈討論的議題,並提出我們的分析見解。【我國整車產業加入CPTPP之衝擊與機會解析】一文,論述爭取加入國際經貿協議一直是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所極力爭取的目標,「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最有機會加入的組織之一。CPTPP目前由日本主導,已有8國正式加入,而臺灣、中國與英國則已提交申請文件。加入成功與否,對臺灣整體汽車產業均有所影響,不可視而不見。

另值得一提的是,本輯很榮幸邀請到東台精機的嚴瑞雄董事長撰寫「領袖觀點」專欄。東台精機為國內營收最高的上市櫃工具機企業,近年積極進行數位轉型,並以「工業醫生」自詡,協助客戶抓出痛點,打造解決方案,並獲頒《哈佛商業評論》的【數位轉型鼎革獎】。嚴董使用冰山下的TCO(Total Cost Ownership)來解釋邁向工業4.0所需考慮的成本,包括系統應用、技術應用、工程規劃、生產管理等,而東台提出以數位雙胞(或稱數位孿生,Digital Twin),來確認導入工業4.0前各種程序的正確性,以節省時間與成本,更可節省能源、降低碳排,是企業評估整體TCO的最佳決策工具。嚴董也勉勵我國機械業者持續朝向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追求屬於製造者的桃花源。

最後,在本輯截稿之時,外在環境正面對通膨持續升溫、美國數度升息,終端消費品(手機、筆電等)需求不振,股市瀰漫熊市氛圍等,部分機械與工具機業者也反應訂單能見度不佳、客戶交期拉長等負面消息。然而,在與業者的訪談中,也感受到業界對新業務的期待,如整合單機與整線並提供遠端維護與預防保養的「設備即服務」、「產品即服務」模式;運用數位孿生技術建立虛擬工廠,助客戶降低人力投入、時間成本與資源浪費;疫情與缺工也衍生出結合辦公(Work)與度假(Vacation)的辦公度假(Workcation)模式,使招聘員工與工作不一定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展望未來,面對揮之不去的4不趨勢,「數位化」與「低碳化」會是主要解方,而AI、5G等數位科技運用是達成目的的重要手段。值此景氣動盪之際,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的升級轉型之路,亦不啻為一個好時機。祝福各位讀者在面對新的一年,能夠收穫滿滿、健康順心。

…本文未結束

更完整的內容 歡迎訂購 2023年1月號 478期

機械工業雜誌‧每期240元‧一年12期2400元

我要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