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袖觀點 | 開創屬於台灣的工業4.0 打造台灣成為智慧機械王國

作者:

柯拔希

刊登日期:2019/08/30

台灣以高性價比機械設備聞名全球

台灣雖然是個蕞爾小島,但台灣機械設備業卻有著全球難得一見的特色,包括: (1)產業以中小企業居多,全台共有超過13,000家以上設備業者;(2)具有豐富、完整且機動性高的產業聚落,可以同時分工生產機器設備與零組件;(3)具有從零件、模組化組件到整機系統,甚至提供整廠整線規劃與客製化服務能力;(4)具有高生產效率,使得台灣機械設備可以有效地行銷至全球的每一個市場!

台灣機械設備包括工具機、塑橡膠機械、紡織機械、製鞋機械、工業用直角型機器人等都是全球出口前十大,在國際上已經坐實機械出口大國的地位,加上機械精密度已經能夠與德、義、日並駕齊驅,且價格相對有優勢,台灣高性價比的機械設備已受到海內外中高階客戶之肯定。近年來更積極發展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推動四年多以來,已有初步成果,相信可使台灣機械設備產業再向上躍升!

工業4.0浪潮推動台灣機械產業轉型升級

全球製造業面對市場快速變化及少量多樣訂單之要求,需要更靈活的生產模式,促使製造業一定要朝向更為智慧化、數位化的方向發展,這是邁向工業4.0的過程,也是我們脫胎換骨的大好機會。

機械公會為協助機械設備業者邁入工業4.0,特別由我及理監事團隊於2015年廣邀產、學、研等單位,共同成立「智慧機械產學研委員會」。這是台灣第一個由民間團體自主成立,從業者的需求面為主體,並以研發法人、學術等單位配合,建構出黃金三角的跨界資源整合平台。本會並將2015年訂為「智慧機械製造元年」,2016年定調為「智慧機械行動年」,2017年則是「智慧機械整合年」,2018年為「智慧機械兆元年」,2019年則是「智慧機械雲端年」。

「智慧機械產學研委員會」成立目的,希望由機械業者提出現行環境下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如製程系統、控制器及感測器選用、通訊協定、人才培育等工業4.0相關問題,由研究法人與學術單位來協助本會,盤點出目前台灣技術項目及人才能力等資源,並進行跨界整合,期望藉由三方之力,加速台灣機械業者邁入智慧機械之階段。同時,2017年9月本會開始著手規劃屬於台灣的工業4.0之路,經過將近一年的規劃與討論,2018年8月機械公會正式推出「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期望透過與各產業機械會員廠商攜手合作,共同開創屬於台灣的工業4.0,這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卻是我們開創機械業未來榮景的必經之路,目標希望達到2025年智慧機械產值兩兆的願景,並打造台灣成為智慧機械王國。

人才培育與跨域人才之媒合

此外,全球似乎都面臨人才荒,高勞力密集的時代已經過去,智慧化、數位化是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向。本會透過鏈結國內大專院校,積極發掘與培養「專家型教授」,以加強跨領域產業鏈結。以產學合作方式,共同打造工業4.0智慧機械跨領域人才,達到「學校造才、學生成才、企業用才」的局面。另外,本會並與相關研究法人合作辦理「機械跨領域技術需求之專家輔導媒合會」,針對會員廠商進行需求調查,再與軟體與系統廠商配對,在媒合會時一對一洽談,最後協助廠商導入政府相關輔導資源,加速發展智慧機械。

我們相當肯定近年來經濟部大力支持推動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包括國際貿易局、工業局、技術處與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等政府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法人單位,皆提供許多的政策資源與協助。我一再強調,因為學術單位適合於開發前瞻性技術及培育人才,屬於長期規劃;法人機構則是導入政府補助資源與輔導工作,適合中期操作;產業廠商是第一線面對市場,適合以短期方式按部就班發展。機械公會則積極扮演橋樑與溝通角色,將政府及研發法人之智慧機械等資源與成果,廣為週知所有製造暨設備業者並進而加以運用,再導入相關跨域專家的協助,使得機械產業能快速導入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提高技術層次並增強國際競爭力。但目前仍憂心政府單位無法長期挹注資源與資源焦點分散,導致補助資源無法集中發揮綜效。

…本文未結束

更完整的內容 歡迎訂購 2019年9月號 438期

機械工業雜誌‧每期240元‧一年12期2400元

我要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