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動化」時代 多機協作有望成台廠著力點

2022/11/14

超自動化意味結合AI、機器學習與機器人自動化,達到全流程無人工的介入和干預。KIA

時序進入2022下半年,探索未來科技布局,Gartner連續3年將「超自動化」(Hyperautomation)入選全球十大技術趨勢報告。

超自動化意味在結合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與機器人自動化下達到全流程無需人工的介入和干預。業界觀察,實現超自動化的關鍵是進一步達到「多機協作」,過往台灣在機器人單機發展上較無優勢,但超自動化強調系統整合,或可成為台灣相關產業發展的著力點。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饒達仁認為,以AI發展為基礎的新世代智慧機器人,在推動製造業自動化的演進上扮演關鍵角色。自動化業者則指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各國政府力圖在地製造、就近設廠,但某些供應鏈的環節相當複雜和精細,要完全在另一個市場中複製貼上,難度頗高。

特別是「人」往往成為不可控的因素,人權與勞權將繼碳權之後,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新興風險。例如在文化衝突下,亞洲這套供應鏈管理要硬套到美國工人身上,還得克服很多挑戰。製造業紛紛對透過提高工廠自動化比例以解決此一棘手問題,寄予厚望。

在Gartner發布的《2022年全球十大技術趨勢》中,「超自動化」成為入選次數最多的技術之一,已連續3年入選技術趨勢報告。Gartner預測至2024年時,產業將超自動化技術與重新設計的營運流程整合,可協助將營運成本降低30%。

超自動化一詞最早於Gartner於2020年發布的十大戰略技術趨勢報告中提出。所謂超自動化是指能快速識別、審查和自動化業務與IT流程,整合包括AI、機器學習、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低/無程式碼平台和流程管理等多種技術和平台,並以業務驅動企業實現各類營運場景。

饒達仁指出,當產業組織在生產、作業的流程都達成自動化時,協作式生產的範疇將不再只有「人機協作」,而是進一步達到「多機協作」。

觀察台灣智慧工廠發展趨勢因應愈趨複雜的加工製造流程,也已從單機邁向多機自動化發展。然而,要整合不同廠牌的設備,進行多機協作,產業仍然面臨人員維護、成本增加、人員安全等多重挑戰。

饒達仁強調,雖然單機是全球指標大廠的強項,但台灣的優勢是具備先進IT技術、完整的產業供應鏈以及高階科技人才,能整合多元感測、視覺辨識及高精度的多機協同控制等技術,賦予機器人更豐富的工藝技能。未來朝向智慧機器人系統整合服務,饒達仁看好可成為台廠新的產業著力點,有機會創造台灣下一波經濟成長動能。

台灣不只ICT產業發達,事實上機械、電機產業的發展未來也會扮演要角。例如工研院近年投入多機器人協同控制技術,協助製造業者突破廠牌限制,讓機器人之間可互相溝通,可同步控制多達14軸以上的機械手臂完成複雜生產任務,目前已實際導入造船與醫材產業,並逐步導入到車用、航太與橡塑膠等不同產業。

此外,近年深耕AI+3D視覺系統的所羅門,也將AI視覺技術從物體辨識跨足到機器人運動控制。有別於傳統程式化事先設定,所羅門則是採取純軟體控制,無論場景如何變換,AI可即時偵測物料與機器手臂的相對位置,接著再推算機器手臂的最佳路徑,可讓多軸同時在高速狀態下取放協作,卻不會彼此碰撞。這項技術也已實際導入聯邦快遞位於歐洲的倉庫中,據悉可提升1.5倍效率。業者表示,特別是在人工成本較貴的地區,如歐洲、日本與美國對此需求更甚。

全球對於機器人的需求持續成長,富士經濟(FujiKeizai)指出,2025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成長2.5倍,達到267億美元。台灣在機器人的使用密度上更名列全球前段班,以全球第八小幅領先中國大陸。

受到貿易戰、COVID-19(新冠肺炎)等外部因素衝擊,全球許多企業重新考量關稅及供應鏈斷鏈的風險,開始將生產基地分散至東南亞和印度等地,加上俄烏戰爭與防疫封鎖等原因,全球供應鏈相關的風險更被重視,也加速智慧製造的迫切需求,企業導入智動化的意願提高,包括彈性生產基地、韌性製造、遠距維修以及故障排除等都成為製造業維持營運的新思考課題。

資訊來源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16&id=0000649507_bfd4nhce1apr8y6mjod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