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機械工業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以大氣電漿進行材料表面微米級圖案化之加工技術

作者 劉志宏黃駿許文通蔡禎輝張所鋐

刊登日期:2008/09/01

摘要

材料表面特性可因其表面微奈米結構化而增加材料之產品應用性。本文欲介紹材料表面微奈米圖案化之應用及其相關加工技術,內容包括其加工技術特色、應用及與材料表面間之作用機制;此外,亦概述說明工研院機械所開發之大氣電漿製程設備技術及以其技術進行材料表面微米級圖案化之應用可行性。

Abstract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s are improved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e.g. surface micro-patterning fabr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urface micro-patterning application including in its processing technique feature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working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he 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 technology that developed by MSL/ITRI to fabricate surface micro-patterning technique is also discussed.

前言-材料表面微米化結構之應用

賦予材料表面微奈米結構特性至今已有諸多商業化產品之應用,人類藉由對自然界生物習性的觀察[1],如針對壁虎可於平滑壁面行走而觀察出其腳底表面具微奈米細毛結構,發現其細毛結構與物體表面之間因產生凡德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s)而具有黏著特性;又如針對飛蛾複眼結構的觀察,發現眼睛上之微奈米結構造成低反光特性,因而開發日常生活中或光電產品應用之抗反射光學薄膜。此外,2001 年 Parker 及 Lawrence 學者於 Nature 雜誌[2]發表,針對沙漠甲蟲可生活於多風少雨而乾燥沙漠之因在於其甲蟲翅膀上微米化(Micro-patterning)之親疏水結構(其翅膀表面上之突點尺寸大小約為 0.5 mm),此突點因平滑且具親水性質,可凝聚沙漠多霧之霧中僅存水氣,藉由風力作用順著疏水性質的微溝槽將水慢慢地導入甲蟲口中;之後,英國 Garrod研究群[3]亦針對 Micro-patterning 親疏水結構的製作及尺寸大小對水份收集效應作一系列之研究,如圖一於親疏水表面結構相對密度議題之研究發現,適當的親疏水結構(500/1000µm)可提高水份的收集能力,此特性可應用於沙漠中之集水系統裝置。

藉由上述之介紹,材料表面結構特性乃影響其材料產品之應用面;然而,賦予材料表面微奈米圖案化之製作技術繁多,建立一簡易且具量產化之加工技術有其必要性。以下將依序介紹幾種常見材料表面圖案化之加工技術,包括其加工技術的特色、應用及其技術與材料表面間之作用機制;此外,並概述說明工研院機械所開發之大氣電漿技術於材料表面微米級圖案化應用之可行性。

 

「如欲訂購單篇,請至 「華藝線上圖書館」
回文章內容列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08年09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