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機械工業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IC載板電漿設備之電極模組設計與軟體開發

作者 林冠宇莊聰暉陳冠州陳家銘劉志宏

刊登日期:2024/09/02

前言

IC載板材質[1]主要分為BT與ABF,BT主要用在記憶體、手機等,ABF則是應用在客製化IC(ASIC)、顯示卡(GPU)、中央處理器(CPU)、FPGA等。其主要功能為:承載IC作為載體之用,並提供保護電路、固定線路、散熱…等,以IC基板內部線路連接晶片與PCB之間訊號,是封裝製程中的關鍵零件,占封裝製程約35~55%的成本。近年來隨著晶圓製程技術演進對於晶圓布線密度、傳輸速率、訊號干擾效能等需求提高,帶動IC基板需求逐漸增加。其IC載板的規格也跟著提高,使得電漿設備的製程均勻性要求更高。且由於IC載板皆大量處理為主,因此電漿設備也需更大的腔體空間,以對應大量的IC載板進行處理,因此不穩定的蝕刻均勻性常是IC載板所需面對之問題。然而,通常影響蝕刻均勻性的因素為:

  • 電極均溫性不佳:IC載板上的附著物會因溫度高低與電漿產生不同反應,而溫度分布不均,導致各片IC載板清潔品質不一。
  • 氣流均勻性不佳:因腔體空間較大,導致氣流分布不均勻,當電漿生成時,因各處氣體分子密度不同,導致電漿特性不同,影響IC載板各片的清潔品質。

綜合以上因素影響蝕刻均勻性,間接導致IC載板各片清潔品質不一,而目前僅能在設備生產完成後,以實機測試方式確認蝕刻均勻性來進行電漿模組的優化,導致開發成本過高且開發時程過長。因此,如何有效縮短設備開發時程與減少開發成本且保證IC載板清潔的品質,一直是IC載板電漿設備最關注的議題。圖1為本文IC載板電漿腔體與電極模組相對位置示意圖,在IC載板電漿設備之電極模組設計上,透過特殊的流道設計,並藉由Ansys Fluent軟體數值模擬(熱傳導[2]與氣流場[3])分析技術進行電極均溫分析,同時搭配各式氣體進出口的設計,使得設備生產前得知各設計的流場均勻性[4][5],並以優化氣體進出口分布、數量、尺寸等重要參數,進而縮短設備開發時程與開發成本。

電極模組設計與模擬分析研究

1. 電極模組設計

本文在IC載板電漿設備所使用之電極模組,是由多片電極板與氣體流道設計所組成,目前市面上的電極模組都以各設備廠商自行開發為主。因此,其產生之電漿均勻性效益也因設計不同而有所落差,其影響電漿均勻性的因素多以電極溫度與氣流均勻性為主。因IC載板多以大量清潔為主,需較大的腔體空間(寬深高均會超過1米),使電極板也以大尺寸為主(長高超過0.8米),然而大尺寸的電極板在溫度分布上不易控制,間接影響電漿特性。

 

「如欲訂購單篇,請至 「華藝線上圖書館」
回文章內容列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4年09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