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歷史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2021年臺灣機械產業發展狀況與未來趨勢挑戰

作者 邱琬雯

刊登日期:2022/01/01

摘要

2021年隨著主要經濟體之經濟振興政策、紓困補貼措施推動,及疫苗施打,全球終端需求市場逐步恢復,主要國家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上揚,進出口成長,呈現景氣復甦走勢。2021年臺灣機械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28.4%,預估2021年臺灣機械產業產值為新台幣1兆零989億元,較2020年成長21%。全球經濟活動逐漸進入正軌之後疫時期,臺灣機械產業需要持續關注疫情所引發環境、市場之變化,所帶來之新趨勢:遠距、零接觸後疫常態趨勢、環保永續綠色趨勢、供應鏈維穩自主趨勢,以及面對新趨勢帶來之新挑戰。

Abstract

In 2021, with the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promotion policies, relief subsidy measures and vaccination for major economies, the global end-demand market will gradually be recovered. The 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of major countries will rise, and imports and exports will grow, showing a trend of economic recovery. In 2021, the export value of Taiwan's machinery products is increased by 28.4%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The output value of Taiwan's machinery industry in 2021 is estimated to be NT$1,098.9 billion, a 21% increase from 2020. Global economic activities are gradually entering the post-pandemic period. Taiwan's machinery industry needs to pay attention continuously to the changes in environment and market that caused by the pandemic, and the new trends brought about: long-distance, zero-contact pandemic normal tre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green trend, supply chain stability and self-reliance trends, and face new challenges that brought about new trends.

前言

2021年隨著主要經濟體之經濟振興政策、紓困補貼措施推動,及疫苗施打覆蓋率之提升使得疫情情勢走緩,全球終端需求市場恢復,工業生產活動亦隨之帶動而起。全球主要國家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上揚,進出口成長,呈現景氣復甦走勢。

臺灣機械產業走過低谷,2021年臺灣機械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28.4%,預估2021年臺灣機械產業產值為新台幣1兆零989億元,較2020年成長21%。

近兩年全球歷經肺炎疫情洗禮,對全球經濟發展與產業運作均造成重大影響。包括市場需求、製造生產與供應鏈運作、消費與工作模式等,都產生顯著變化。即使在逐步解封、全球經濟活動逐漸進入正軌之後疫時期,臺灣機械產業需要持續關注疫情所引發之環境、市場變化,所帶來之新趨勢,以及將可能面臨之新挑戰。

2021年全球經濟及製造業景氣

2020至2021年間,全球籠罩在COVID-19肺炎疫情之下,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圍堵封城、人流管制,使得生產活動、經濟活動受到限制甚至停擺,全球經濟遭受嚴重衝擊。2020至2021年疫情危機所造成之GDP損害,較2009至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GFC)之損害更為嚴重。尤其是發展中的地區,COVID-19疫情所造成之損害較金融危機嚴重甚多,如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依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 [1]之資料,全球GDP因COVID-19疫情相較金融危機所造成之損害多了1.4%,已開發之國家則損害多了0.95%。反觀,非洲地區損害多了8.5%,東南亞、南亞地區之損害多了14.3%及16.0%。由於疫情發生蔓延,這些地區醫療設施不完備、資源缺乏、疫苗數量不足,使得疫情控制不易。而管制封城措施將使得經濟復甦更為嚴峻。

反觀已開發國家,如歐美地區,或是計畫經濟地區如中國大陸,雖然各國在疫情爆發期間,國家經濟受到衝擊,但是因取得疫苗充足,加速疫苗施打、提升覆蓋率;同時採取紓困措施及信用擴張政策,以振興經濟。因此歐美主要開發國家及中國大陸因疫情受到的經濟損害,在今年加速回復,GDP成長率由負轉正,回彈復甦。

IMF預估2021年全球GDP成長率為5.9%,2022年放緩為4.9%;預估美國2021年GDP成長率為6.0%,2022年則減緩為5.2%;預估中國大陸2021年GDP成長率為8.0%,2022年則降溫為5.6%。然而UNCTAD對明年之GDP成長率看法較為保守,預估2022年全球GDP成長率為3.6%,主要原因為開發中地區之疫情控制及經濟回復狀況,不若已開發地區來得樂觀,擔心這些地區可能影響到全球及主要國家之經濟成長如圖1。

 

「如欲訂購單篇,請至 「華藝線上圖書館」
回文章內容列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2年01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