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歷史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探索- 臺灣工具機應用領域與AI致能之現況與趨勢

作者 陳佳盟

任職單位: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刊登日期:2025/01/01

摘要

近年我國工具機產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包括地緣政治、出口禁令、市場競爭等,因此國內工具機廠商必須積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才有機會突破重圍。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若能打破目前在設備上依賴國外業者的局面,國內工具機業者有機會利用這一契機,與發展成熟的半導體產業共同創造最大綜合效益與市場價值;同時,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的迅速崛起,正對各行各業帶來深遠影響,而作為工業之母的工具機,能否在這股技術浪潮中借力使力,使產業實現加乘效益,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本文將針對以上的新應用領域與新技術趨勢,進行探討與分析。

Abstract

Recently, Taiwan's machine tools industry has faced severe challenges, including geopolitics, export bans, and competition caused by the rise of China's machine tools. Therefore, domestic machine tool manufacturers must actively explore new applications to break through. The emiconductor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ost focused fields in the world, and Taiwan has a complete supply chain. If the situation of relying on foreign manufacturers for equipment can be changed, domestic manufacturers of machine tool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advantage and grow up with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Meanwhile, the rapid rise of AI technology is hav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all walks of life. As the "Mother" of industry, machine tools could leverage on this technological wave to achieve multiplier benefit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above new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trend.

前言-近年臺灣工具機產業產值與出口值之變化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料,2024年上半年臺灣工具機產值為489.7億臺幣,較2023年同期衰退10.4%,亦較2022年同期衰退24.2%,連續第三年衰退,如圖1。主要原因是臺灣主要出口市場之中國大陸減少約3%、美國與土耳其各減少約兩成,另外也包括出口禁令、日圓貶值、市場競爭加劇與中國大陸景氣未明等因素,衝擊臺灣工具機市場甚鉅。

出口方面[1],2024年上半年台臺灣工具機出口值為10.3億美元,較2023年同期衰退16.6%,亦較2022年衰退27.5%,和產值相同,也是連續第三年衰退,如圖2。排名更從2022年同期的全球第5 名下滑至第8 名;前7 名依序是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義大利、南韓、美國、瑞士。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觀察,造成產值衰退與出口排名退步之可能臺灣工具機產業結構問題,主要如下:

  • 市場集中度過高:中國大陸長期為臺灣工具機最大出口市場,以2024年上半年為例,占比達27.3%。日前中國大陸中止ECFA 關稅減讓,加上中韓廠商市場競爭,嚴重影響臺灣工具機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力;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使臺灣工具機產業容易受到外部經濟環境劇烈波動,當中國大陸經濟放緩時,臺灣工具機出口也會隨之下滑;
  • 產品機種過於單一:臺灣工具機主要出口機種集中在綜合加工機、車床、鍛壓/ 沖壓成型工具機等三種機型,以2024年上半年為例,占出口總額70.0%。產品結構單一,缺乏多元化發展,難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而當主力機種需求下滑時,便難以即時調整產品組合;
  • 技術創新不足:臺灣工具機廠商以中小企業為主,普遍規模偏小,研發資源不足,且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多仰賴代工接單。長期以來產品技術含量偏低,附加價值有限,因此難以在國際市場上與德日等先進國家工具機廠競爭;
  • 專業人才短缺:目前臺灣工具機產業正面臨轉型升級,需要大量具備智慧製造、數位轉型、AI 應用等新興技術的專業人才。然而,臺灣在這些領域的人才培育速度相對較慢,導致產業升級進程受到限制,尤其中小企業在技術人才的招募與培養上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進一步削弱了產業競爭力。

鑑於以上問題,臺灣工具機更需要積極在應用拓展與技術升級上加把勁,以期突破目前的產業局面。

國內工具機廠商拓展半導體設備商機的機會、挑戰、成果案例

近期在政府關切與業界推動下,臺灣工具機產業有機會與半導體產業共創綜合效益與價值[2][3][4][5],主要機會包括以下三點:

  1. 高技術需求與產業升級: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不斷提升,工具機廠商若能提供針對半導體製造設備或其零組件,將可進一步拓展產品線,進入新興市場;
  2. 國內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包括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設備製造等。工具機廠商可與這些廠商建立合作,進一步整合到整個半導體設備供應鏈中;
  3.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持續推出多項政策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 包括智慧製造、設備自主等,工具機業者可藉此政策紅利,投入資源,開發符合半導體產業需求的設備與零組件等。

 

「如欲訂購單篇,請至 「華藝線上圖書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5年01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