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歷史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產業雷射表面熱處理之工法概要及優勢

作者 蔡直佑蔡國騰楊映暉陳智禮

刊登日期:2025/02/01

摘要

本文介紹了熱處理技術在不同產業中的應用及其主要類型,包括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整體熱處理透過加熱和冷卻工件整體,改變其內部結構以提升力學性能;表面熱處理僅加熱表層以強化表面性能;化學熱處理則通過滲碳、滲氮等方法改變表層化學成分,增強耐磨與抗疲勞性。近年來,雷射熱處理技術因高能效、精確加熱及低碳排放優勢,成為新興方案。該技術通過高密度光束快速加熱表層,能量集中減少散失,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工業實現低碳製造,提升生產效率並減少二次加工需求。

Abstract

The main types of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cross industries: overall heat treatment, surface heat treatment, and chemical heat treatment. Overall treatment heats and cools the entire workpiece to alter internal structures for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rface treatment focuses heat on the surface for targeted strengthening, while chemical treatment, such as carburizing and nitriding, modifies surface chemistry to improve wear and fatigue resistance. Recently, laser heat treatment has emerged as a low-carbon solution due to its high energy efficiency, precise heating, and reduced carbon emissions. This method utilizes high-density laser beams for rapid surface heating, minimizing energy loss and carbon output, thus supporting efficient production with reduced secondary processing.

熱處理市場與技術綜觀

近年來,熱處理的全球市場穩定成長,根據2024年熱處理全球市場報告[1],預計該熱處理市場將從 2024年的1,095億美元增長至2031年的1,490億美元,其年複合成長率為4.5%。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建築業需求的提升、冶金技術的進步以及工業機械製造的增加,還有能源行業的使用率提升,而隨著國際貿易擴大、商務旅行及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使得航空運輸量的上升成為該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全球汽車銷售的增長也同樣推動了對熱處理的需求,提高汽車行業中各類零件的利用效率,並滿足客戶需求以及環保標準。

簡易來說熱處理技術是在針對不同種金屬透過加熱和冷卻的過程,來改變並獲得金屬所需的物理與機械性能[2]。目前,針對不同金屬類型,已開發出多種提升熱處理效果和成本效益的方法。例如,在航太工業中,特殊合金經歷多種熱處理過程,以最佳化性能,包括硬度、韌性、延展性、脆性以及電性和耐腐蝕性,達到具有高耐疲勞和(或)延展使用壽命之零組件,可降低市場維護成本,提升航太利潤。同理,在醫學領域中,鎳鈦(Ni-Ti)等合金在生物醫學領域中也應用非常廣泛,這其中包括如生醫支架用以解決動脈堵塞問題,而熱處理過程能同樣能改善合金金屬的加工性及表面性能,增強支架強度、硬度和耐磨性,使其生醫支架可更為安全、可靠地應用於人體體內[3]。展望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全球各領導者或機構正致力於結合具有高效、低成本的智能系統[4],以實現熱處理流程自動化,而這些系統包括控制單元、演算法、感測器以及驅動電路等,這些嶄新的開發皆有助於減少熱處理程序所需時間、成本、人為錯誤與干涉等,預計新改進的方法可對熱處理在過程中產生重要的影響,並使其更為容易於應用於市場上。

熱處理技術係依照金屬材料其材料特性,透過加熱方式到特定溫度,恆溫一定時間後再進行冷卻降溫的金屬加工製程技術,藉此達到改變材料組織結構,以獲得需要的材料性能,其熱處理過程與溫度、時間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圖1),其主要目如下:

  1. 消除材料加工後造成的不良組織
  2. 進行材料內部應力消除
  3. 改善材料加工性及機械性質
  4. 強化工件的耐疲勞性
  5. 進行表面或內部的硬度強化或軟化

金屬熱處理又可粗分類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及化學熱處理[2,5-6]。整體熱處理依照其溫度控制可區分為正火、退火、淬火及回火;表面熱處理依照其熱源方式,可區分為火焰淬火及感應加熱熱處理;化學熱處理則依照其添加元素定義,如滲碳、滲氮等。

整體熱處理

整體熱處理是將整個工件一起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由內至外都透過溫度對金屬組織結構進行改變,以改變其整體的力學性能。依照其溫度變化分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種,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係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如欲訂購單篇,請至 「華藝線上圖書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5年02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