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工業雜誌
- 歷史雜誌
歷史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氫能貨卡系統整合發展與能耗驗證
作者
蔡祖揚、王銘浩、黃翊醇
刊登日期:2025/03/31
摘要
本文為氫能貨卡系統整合發展與實車於底盤動力計上測試結果簡述。氫能貨卡主要以3.5噸電動貨卡底盤為載具,並將30 kW燃料電池系統及儲氫系統整合於載具中,完成氫能貨卡整車雛形,並於底盤動力計上進行多項測試。文中將簡述電力整合工程、機構整合工程及實車於底盤動力計能耗測試過程,以驗證燃料電池系統與3.5噸電動貨卡三電系統(包括:電池、電控和電機)兩者整合及搭配合理性,並提供實車於底盤動力計上之能耗測試結果,做為未來氫能車輛發展之依據及參考。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 Light-duty hydrogen truck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 chassis dynamometer. The Light-duty hydrogen truck is based on a 3.5-ton electric vehicle chassis and integrates a 30 kW fuel cell system and a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into the vehicle, completing the prototype of the Light-duty hydrogen truck.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electrical power integratio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engineering,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esting of the real car on a chassis dynamometer to verify the integration and matching reasonability of the fuel cell system with the EIC systems (including battery, electrical control and motor) of the 3.5-ton electric vehicle, and provid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est results of the real car on the chassis dynamometer as a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hydrogen vehicle.
前言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永續性與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日益提升,而交通運輸的排碳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相當大一部分,因此,尋找效率高、汙染低的交通運具已成為當務之急。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燃料電池車(fuel cell vehicle, FCV),是為一種潔淨能源運輸工具。氫燃料電池車利用氫氣與氧氣經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驅動馬達行駛,這過程只會產生水為副產物,屬於零排放的交通工具,不像傳統汽車燃燒燃料產生動力。氫燃料電池車的動力系統效率也較傳統汽車高,可提供長續航里程,是許多汽車製造商與政府投入研發的原因。
氫燃料電池車歸納其優點:1.零排放:氫燃料電池車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溫室氣體或其他汙染物。2.效率高:氫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高於傳統內燃機。3.長續航里程:氫燃料電池車具有較長的續航里程,其動力系統效率較高,且氫儲存容量較高。4.燃料補充快:氫可迅速注入儲氫瓶,約8~12分鐘完成補充。然而氫燃料電池車也有其缺點:1.車價高:氫燃料電池車造價相較一般車輛高。2.燃料成本高:氫氣成本高於一般石化燃料。3.加氫站不普遍:加氫基礎設施及政策不完善。4.安全性:氫氣的燃點低及高壓存放問題備受關注。綜觀其優劣,燃料電池車在環境永續性與汙染排放方面,具顯著優勢,雖在成本、安源性與便利性仍然存在一些限制與挑戰,但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儼然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趨勢項目,亦符合聯合國SDGs中的「潔淨能源」目標。
臺灣在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較日、韓慢了許多年,工研院於2023年開始投入相關研發,本文將介紹氫能貨卡發展現狀與經驗,供讀者對於氫燃料電池車有較進一步了解。文中主要說明燃料電池系統與電動貨卡的電力及機構整合工程,並將完成整合之載具車輛,進行初步運行及能耗驗證,用以了解國內在氫燃料電池車之技術能量、車輛成本、未來效益、限制因素等等面向的問題,後續對車輛運輸能源走向,能有更全面的考量。
氫能貨卡系統整合發展
1. 氫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系統
氫燃料電池車輛已發展數十年,隨著相關技術成熟及電動車輛的普及,氫燃料電池電動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若以動力區分車輛,只要配備電力驅動馬達之車輛即稱為EV (Electric Vehicle),而氫燃料電池車輛亦屬EV一種,如圖1分類,簡稱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與一般純電動車輛之差異,在於車輛載具上增載了氫燃料電池系統與儲氫系統,燃料電池系統進行氫與氧反應,產生電力以驅動馬達或供電池組充電,氧氣來源為周遭空氣,而氫氣來源則是車上儲氫系統。
車用燃料電池系統包含:燃料電池堆(Fuel Cell Stack/Modules,FCM)、周邊輔助系統(Balance of Plant,BOP)及DC/DC三部分,其功能與用途如下:
(1)FCM由多個單體電池、隔板、冷卻板、岐管等構成,可使氫與氧發生反應,當氫氣由燃料電池的陽極進入,氧氣(或空氣)由陰極進入燃料電池。經由催化劑的作用,陽極的氫原子分解成兩個氫質子與兩個電子,質子會與氧反應,電子則形成電流到達陰極。燃料電池在一連貫的氫及氧化學反應下,產生電流、水及熱,電可供應用,水則為燃料電池的排放物,熱即為效率損耗,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方式,使用在車輛上,將能改善空氣污染及溫室效應。
(2)BOP周邊輔助系統,包含多個次系統:
- 燃料處理系統:將輸入之燃料進行增濕等相關處理,轉變成適合在燃料電池堆內運作的氫氣。
- 熱管理系統:用來維持燃料電池系統的熱平衡,可回收多餘的熱量,並在燃料電池系統啟動時進行輔助加熱。
- 空氣處理系統:對進入燃料電池的空氣進行過濾、增濕、壓力調節等方面處理的系統。
- 燃料電池控制單元(FCCU):包含感測器、閥、開關、控制邏輯零件等的控制總成,可進行有效的電能管理,使燃料電池系統能順利且更具效率產生電能,並確保燃料電池系統無需人力,可正常運作。
- 通風系統:燃料電池系統中藉助機械的方法將機殼內的氣體排到外部的系統。
- 水處理系統:用於燃料電池系統水處理及生成水的回收和淨化的系統。
(3)DC/DC直流轉換器:燃料電池產生之電能,需經過DC/DC直流電源轉換器,供給車輛端使用,DC/DC的輸入端需搭配燃料電池輸出規格,而輸出端則需搭配車輛用電規格。目前有些燃料電池系統並未配有DC/DC,而將DC/DC歸類為車輛或使用端配備,這樣雖可更靈活搭配燃料電池使用,但就整體性、控制及效率考量,DC/DC應歸類為燃料電池系統配備之一。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5年04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