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當期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市場前線|電動巴士雙向充放電之發展趨勢與挑戰

作者 蔡佳玲黃雅琪

刊登日期:2024/11/01

雙向充放電(V2X)發展現況與趨勢概述

全球各國因應淨零碳排之挑戰,皆大力推動運輸電氣化,故各種類電動車輛數量日益成長。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推估,2050年全球將約有11.7億輛電動車,其所裝載之電池容量可達14 TWh [1]。我國亦在2022年3月,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希冀藉由「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策略的推動,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之永續社會目標。其中十二項關鍵戰略之一的「2050淨零轉型-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策略」,規劃「提高電動運具數量」、「完善使用環境配套」、「產業技術升級轉型」三大策略,擬定2030年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電動小客車及電動機車新車市售比100 %的推動目標。

為降低大量充電對電網之衝擊,電動車如何與電網整合進行良好互動的議題,逐漸受到國際重視,可能採用的方法及技術,包含導入時間電價等價格機制、導入智慧充電技術(V1G)遠端進行充電功率或時間的調整,以及雙向充放電技術(Vehicle-to-Everything, V2X)。V2X技術是一種允許電動汽車電池所儲存的電力,可以與電網或其他設施互相交換電力的技術,電動車電池可以根據不同的訊號(例如附近的電力供需狀況)進行充電和放電控制。依據交換電力的對象不同,會使用不同的專有名詞,包含車輛到電網(Vehicle-to-Grid, V2G)以及車輛到住宅(Vehicle-to-Home, V2H) 、車輛到建築(Vehicle-to-Building, V2B)、車輛到負載(Vehicle-to-Load, V2L)、車輛到車輛(Vehicle-to-Vehicle, V2V)等。V2X之概念示意如圖1所示。

V2X之應用非常廣泛,對於發電業者與輸配電業者而言,V2X技術可將車載電池轉為虛擬電廠中的儲能資源,當再生能源發電過剩時,電動車可以將電力儲存起來;當尖峰電力不足時,不但可以放慢充電速度或暫緩充電,也能將電力釋放回電網中,如此可使電網的發電及負載得以維持平衡,確保系統穩定。對車主而言,電力公司或V2X Aggregator業者,通常會提供經濟誘因增加車主將電能出售給電網的意願,車主可增加額外收入。此外,導入V2X技術可讓車主在緊急狀態時,利用電動車作為備援電力;也可讓有安裝再生能源的用戶,增加再生能源自發自用率。

在產業發展上,現階段電動車雙向充放電以示範應用為主,但隨越來越多支援V2X車款的發布,有機會逐步擴大。依據市調機構Guidehouse估計[2],2023年市場規模約只有1587.4萬美元,2030年有機會成長至近23億美元。V2X市場是否能如期快速成長,這取決於多個關鍵因素的影響,包括:

  • 電動汽車的普及程度:將直接影響V2X技術的應用範圍和市場需求。
  • V2X技術的標準化與相互操作性的進展:如果標準化進程緩慢,可能會阻礙技術的廣泛應用。
  • 車商和電力公司對V2X技術的支持力度:車商若推出支持V2X功能的產品並投入相關研發,將促進市場需求。同時,電力公司若同意電動車電池的電力回送電網,將提升V2X技術的應用價值。
  • 市場機制與經濟誘因之建構:如電價優惠、電費折抵、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等經濟效益,可以吸引電動車車主參與,進而有意願採購具V2X功能的車款及充電樁。

 

「如欲訂購單篇,請至 「華藝線上圖書館」
回文章內容列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4年11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