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機械工業雜誌
- 當期雜誌
當期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編者的話|從消費電子展看機械產業的發展趨勢
作者
連豊力
刊登日期:2025/01/01
消費性電子展(CES)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風向標,每年吸引無數科技企業展示最新產品與技術,持續引領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方向,所呈現的主題聚焦於智慧生活、綠色永續、數位健康和新型態交通,既反映了當前技術創新趨勢,也暗示了未來科技如何影響人類生活,涵蓋自駕車、無人機與機器人技術,進一步延伸至工作、交通和生活等多重場景。
在智慧移動與交通方面,自駕車和智慧交通系統是近年CES 的焦點,涵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載AI 技術、車聯網和新能源車。自駕技術正逐步從概念邁向商業化應用,技術進步主要集中在高解析高速度感測器、車載晶片、電動驅動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在機器人與自動化方面,從工業機器人拓展至家用和服務型機器人。這些技術展示了機械設備在智慧生活中的多重角色,例如在醫療看護、家庭清潔、餐飲服務等領域。相關技術的進步包括機械臂精密結構、高性能伺服電機、AI驅動的感知與決策系統。在無人機方面,已從消費型娛樂工具發展為多功能化的生產工具,其應用範圍涵蓋物流配送、農業監測、影像拍攝與基礎設施檢測。核心技術包括高效能動力系統、精密導航與自動避障技術,逐漸實現智慧化與綠色化的協同發展。
這些主題不僅彼此關聯,還共同構成一個以機械技術為基礎的生態系統。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在智慧製造中的協作機器人能與人類工作者共同完成精密組裝、焊接和檢測等任務,大幅提升效率與品質。在辦公場景中,服務型機器人可提供接待、安防和資料處理等功能,進一步釋放人力資源。交通方式的進化方面,隨著自駕車技術逐漸成熟,智慧交通成為未來城市的重要基石。自駕車與共享交通服務的結合,將顯著提升交通運輸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率,並減少個人車輛擁有率所帶來的環境負擔。此外,空中交通的可能性也正在浮現,以無人機為基礎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統,為擁堵的城市交通提供解決方案。
未來機械產業將更多聚焦於發展智慧感知技術,提升機械設備對環境的即時感知能力,支持自駕車、無人機與機器人的自主行動;開發更高效、更輕量化的電機與傳動系統,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研發精密製造與材料技術,以支撐微型化與多功能化的機械產品開發;機械技術將與AI、5G、物聯網及能源技術深度融合,在智慧生活中扮演核心的賦能者。論是實現全自動化的生產線,還是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與服務,機械產業的創新直接影響智慧生活的可行性與普及度。在綠色生活中,機械產業可以在能源效率提升與資源循環利用中發揮關鍵作用,新能源車輛的高效能電池製造設備與舊產品的回收與再製造,皆需要高度專業化的機械設備,以及經由自動化與數據化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降低碳排放,促進綠色生活的全面落地。
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與精密機械的重要基地,未來應進一步加強在機械技術與消費性電子產業的布局,特別是在智慧製造與綠色轉型領域尋找新的機會,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機械產業將持續引領智慧與綠色生活,為全球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5年01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