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歷史雜誌

依專輯名稱關鍵字搜尋或依年份搜尋,年份輸入範例202406

作者:方弘德、施志軒、瞿至行基於擴增實境之機械手臂運動規劃技術

本計畫開發一套基於擴增實境(AR)的創新機械手臂運動規劃技術,以提升製造現場的人機協作能力。隨著人工智慧和工業4.0的推進,智慧製造逐漸成為產業重點,但現場人工作業仍難以完全被自動化取代。傳統的機械手臂操作通常需要專業知識和複雜的編程,這對中小型企業在技術應用上的門檻較高。因此,本計畫利用AR技術結合機械手臂控制系統,來實現直觀的操作模式,減少工程人員的學習曲線,並提升操作效率和準確性。運用AR技術作為人與機械手臂的互動介面,透過即時顯示、虛實整合和多感官回饋功能,提升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的空間認知與路徑規劃效率。本計畫採用HoloLens 2裝置與Unity 3D開發平台,搭配混合實境開發工具MRTK,創造一個高度直覺化的操作介面。使用者能夠在真實場景中利用AR進行視覺化的機械手臂路徑規劃,並在設計過程中接收即時的視覺與聽覺反饋,進一步提高操作的直覺性。此系統整合逆運動學演算法和虛實座標校正技術,生成機器人指令以驅動機械手臂執行各類操作。研究成果包括提高機械手臂的操作效率與精度,減少專業工程人員的需求,並提升操作的可視性與直覺性。此種互動技術的創新,將有助於推動中小企業在工業5.0轉型過程中實現以人為本的智慧製造,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此系統可提供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促進智慧製造技術的普及,並實現即時性人機協作的概念。

作者:羅元玠、薛涵君、賴振豪、吳祉毅、林景翰、施志軒SmithOS:機器人單元的核心軟體

近年製造業客製化與少量多樣的需求日益增長,複雜性與彈性是未來製造業的關鍵特點,傳統自動化系統固有的軟硬體透過規模化與標準化來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效率,然其顯而易見的限制亦是無法適應快速變化且小批量的訂單。先進製造自動化系統中,產業期望達到每單件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其生產數量關聯最小化,因此工業型機器人以彈性化的優點廣泛應用在噴漆、焊接、組裝、搬運與研磨拋光中。在HMS(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1][2]系統架構中,每一個Holon單元具獨立性與協作性,單元可獨立決策、控制與規劃,彼此間亦可互相轉換、溝通與儲存訊息。SmithOS為一套適用於工業機器人單元的核心控制軟體,具備生產工單介面、製程參數調整介面、機器人通訊控制層(Robot Communication Layer, RCL)、感測器通訊層(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HAL)與多執行緒運行功能[3],其豐富的功能模塊(function block)與資訊流程圖架構(flow chart),提供系統整合商快速整合PLC通訊、力量感測器、雷射感測器與2D/3D視覺感測器的功能,以解決製造業常遇到的工件變異、快速換線需求與操作介面複雜等問題。此系統讓操作員不必再擔心產品換線的耗時耗心力,進料視覺辨識可達成自動換線;其製程參數調整介面提供操作者在不使用機器人複雜的示教器下,就能完成製程參數的調整;而系統性的誤差與變異(如:工件變異與設備定位誤差),可線上透過感測器即時回饋補償,維持生產品質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