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當期雜誌

購物提醒:當您要離開或跳轉頁面時,請先將您想要購買的文章加入購物車,以便快速紀錄完成購買流程!

技術專題主編前言|馬達控制與傳動系統技術專輯主編前言

作者 陳文泉

刊登日期:2025/07/01

在全球製造業正值數位轉型與永續淨零雙重驅動下,臺灣機械產業不僅要回應技術變革,更須積極因應國家戰略方向與國際規範挑戰。「智慧製造」與「淨零碳排」已從產業口號轉變為政策推進與企業轉型的實際指標;如何將兩者目標導入生產流程與機電系統設計,考驗產業鏈的研發實力與應變速度。

本期《機械工業雜誌》很榮幸能夠邀請到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謝啟堂總經理,在【領袖觀點】與我們分享「AI 機器人革命浪潮下, 臺灣的機會與挑戰」,在AI技術快速演進下,中美積極布局AI機器人產業,美國以演算法與算力領先,帶動應用創新;中國則憑藉政策支持與供應鏈整合,掌握市場規模與應用場景優勢。臺灣擁有半導體與精密機械的關鍵技術,有機會發展非紅供應鏈,建立具競爭力的AI機器人平台。本期【產業脈動】內容,我們邀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熊治民副組長與我們分享無人機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近期受到各大方面重大趨勢影響,促使兩項技術在軍事、商業、公務及防救災領域快速擴展,並且推進系統中電動馬達市場狀況以及國內外馬達供應鏈、廠商現況,最後探討臺灣在此一市場發展機會與挑戰。此外,我們也邀請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黃仲宏經理分享足型機器人驅動技術,隨著仿生機器人量產,帶動相關產業更大發展機會。目前歐美日馬達的技術水準仍領先全球,不過國內企業正不斷深化自主研製的能力,提升產品水準,為未來機器人的應用建立堅實基礎。本期雜誌內容以「智慧製造」與「淨零碳排」核心視角,精選九篇涵蓋智慧監控、控制優化、電動化模組與碳排評估的研究成果,展現臺灣在智慧機械、機電整合與綠色運輸領域的跨域創新實力。【基於馬達電流訊號分析法開發之軸承故障診斷技術】,展現了利用現有馬達訊號進行無感測器式設備健康監測的潛力。這類「智慧預診斷」技術,不僅能提升設備智慧維護水準,更有助於機械設備輸出附加價值的提升,對於設備製造業者與使用者皆具高度產業化價值。無人載具是未來智慧運輸與空域經濟的重要組成,惟其在多載具協同與即時反應上仍存在瓶頸。【基於即時邊緣運算之無人機群協同控制系統】一文,採用低功耗之邊緣設備,實現即時的機間通訊、導航控制與速度調節,提升編隊飛行之彈性與通用性。此技術架構對於災防巡檢、物流配送與空中偵巡等應用場景極具實務意義。未來若能結合我國無人機供應鏈能量,可望形成具競爭力的整合解決方案。控制器智慧化亦是實現智慧製造關鍵環節之一,【基於演化算法之驅動器控制參數調整技術】研究,利用遺傳演算法進行控制參數自動調適,能針對不同負載與應用工作狀態自動尋找最佳參數,降低對於人工調校之依賴性。本文主題與近年強調的「智慧控制模組」發展方向一致,目標在於透過人工智慧結合傳統控制邏輯,推動控制器商品化與平台化。本研究展示的成果正是該方向的重要技術驗證,對未來模組化控制器於工具機、機械手臂及自動化設備之導入具有高度示範性。在淨零碳排政策架構下,交通部門電動化已成為轉型焦點。【電動與柴油巴士行車碳排比較評估】一文,實地量測與建模分析顯示,了解其碳排放與碳使用情形。此結果明確支持我國「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並呼應 2050 淨零轉型策略。為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建議相關單位於後續推廣中納入電網友善度、再生能源占比與電池回收機制等環節,建構完整碳足跡管理體系。協作型與輕量型機器人對驅動模組之整合性、尺寸與效率要求日益嚴苛。【一體化關節馬達模組設計】研究,整合馬達、減速機、驅控板等三大部分為一模組化的組件,提出具備高功率密度與模組化安裝特性的驅動元件。該技術對於機器人產線快速布建、自動化模組標準化具高度應用潛力。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長期推動「智機產業化」與「產業智機化」即盼由此加速智慧機械設備整體商品化進程,降低系統整合門檻。【四足機器人撓性結構評估與分析】與【基於軟體驅動實現足型機器人全伺服運動控制器】兩篇文章,從結構設計與控制系統雙面向切入,對於高穩定、高動態性能足式機器人之開發具實務價值。未來結合AI感知與地形適應機構,足式機器人可應用於偏遠地區巡檢、災害救援與高風險工地自動化作業等場域。這類研究若能導入軍工或工安應用場景,將成為我國智慧機器人領域突破既有產業限制的重要契機。【曳引機傳動系統電動化評估】與【非鋪裝道路底盤通過性評估】探討專用場域設備之動力與機構最佳化問題。前者針對傳統曳引機在碳排放與傳動效率方面的限制,提出整體系統設計具備模組化、高整合與可擴充性,為未來電動農機商品化發展提供具體且可行的技術方向;後者則針對越野車輛的底盤在非鋪裝地形條件下的通過性進行評估以達成與對標車型相當的越野性能。這些研究聚焦於「傳統機械」性能強化與智慧化,對應「智慧農業」、「物流自動化」等政策發展方向。建議未來可朝向「整合平台設計」與「模擬驗證系統建置」發展,加速應用落地。

「如欲訂購單篇,請至 「華藝線上圖書館」
回文章內容列表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訂購 2025年07月號 (單篇費用:參考材化所定價)

3篇450元

NT$450
訂閱送出

10篇1200元

NT$1,200
訂閱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