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中央內容區塊 :::
:::

焦點報導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八十周年慶 賴總統 AIT谷立言處長喊話機械韌性 攻國防工業 2025/11/06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於今(6)日慶祝八十週年舉辦「80週年慶酒會」,機械公會特別以「榮耀80 智慧升級、AI領航 邁向綠色永續」作為活動的主題,賴清德總統、立法院江啟臣副院長、經濟部龔明鑫部長、國發會葉俊顯主委、勞動部李健鴻政務次長、AIT谷立言處長、總統府沈榮津資政、超過10個以上各國駐台單位代表、經濟部產發署邱求慧署長、貿易署劉威廉署長、技術司郭肇中司長、工研院吳政忠董事長、張培仁院長等重要貴賓蒞臨現場,現場出席超過500名機械業產官學研見證全台歷史最悠久的產業公會。
 

莊大立理事長在致詞中提到,身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公會,公會多次提出產業建言與建議,也凸顯「敢言」的特色;機械公會依照產業與任務,陸續成立了30個專業委員會,積極促成同業與異業交流合作,替公會與會員們打開更多管道與通路,成為機械公會存在的最大價值。今日更以大谷翔平舉例,「全世界只有一個大谷翔平,不要都想當二刀流!」強調機械業本應聚焦自己最強的部份,才有可能突破關稅議題下的生存問題。

賴總統特別蒞臨參與盛會,期間提及許多獲獎的先進長年耕耘付出,像是獲得資深會務人員獎的余秀敏女士,年資已經41年;還有獲得終身貢獻獎的總統府沈榮津資政,在經濟部服務將近40年,從工業局基層一路做到工業局長、經濟部長、行政院副院長,現在也擔任總統府資政,一路參與臺灣的經濟發展、全心全力貢獻。沒有機械就沒有製造,機械更是工業之母,期許機械產業可以協助推動國防自主、發展國防工業,一起來報國。

圖片說明文字(這裡要放,AA無障礙網站規定)
賴總統與莊大立理事長一起切慶生蛋糕


谷立言致詞時表示,美台可以整合無人機產業供應鏈,建立安全的關鍵零組件供應網絡,而稀土是另外一個值得投資的領域,希望努力提升相關供應鏈的安全與韌性。未來希望機械公會會員可以協助美國再工業化、建立安全的「非紅供應鏈」、以及擴展台灣國防工業技術等這3個領域將有新的商機。

為了協助臺灣機械產業永續經營發展,機械公會展望下一個十年機械工業產業發展,因應當前國際環境變化,台灣機械工業在經營策略與產品發展上,應適時調整,並提出幾個重要因應策略與發展方向如下:

  1. 貼近客戶,成為客戶信賴的夥伴:貼近客戶,與客戶一同合作,共同解決客戶問題,創造客戶的價值,最終成為客戶信賴的夥伴關係。這種關係是一種很難被競爭對手超越的競爭優勢,是掌握價值鏈中較高的部分,是公司核心能力與價值體現的表現方式。此種夥伴關係在半導體產業中最為明顯,但隨著產業發展,各個產業未來也會逐漸往這方向發展。
  2. 策略聯盟,以集團化服務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台灣機械業者多數為中小型企業,要每家企業都能具有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行是很困難的,整併是最好的做法但也難度最高。參考台灣半導體設備業,他們藉由彼此策略合作、交互投資與持股,形成集團式服務能力,包括客戶問題應對、研擬解決方案、最適化分工生產、整合行銷等,提高整體企業形象,為客戶提供最佳與最完整之解決方案,提升對外之競爭優勢。企業間以一種較強的連結模式,來因應當前產業發展的變化。
  3. 發展利基型產品與應用市場:標準且泛用之機器設備雖市場大但競爭也大,尤其中國大陸設備已逐漸發展起來,台灣機械業者在此市場的競爭優勢逐漸下滑,雖因地緣政治因素仍有部分市場機會,但獲利空間與市場規模預期也將逐漸減少。發展利基型產品與應用之藍海市場,包括因應各種產品需求之複合功能生產設備、新興產業帶動之新式生產設備、客製化生產需求之設備等,另外,提供系統性的服務,為客戶生產所需提供最佳化的解決方案,也能成為公司專屬的利基型領域產品,增強公司對外競爭力。
  4. 建立具差異化之核心技術能力:每家企業皆應有自己能夠與外在競爭之差異化核心技術能力,此差異化能力可以是某些設備發展關鍵技術,也可以是生產加工的知識與解決能力,但重點是需要具差異化,要優於競爭對手,能夠成為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一道門檻,且須要有不容易被超越的難度。
  5. 培養多元的機械產業發展人才:以往設備開發,主要仰賴機械與電控兩類工程師,但在產業發展變革下,軟體人才、光學人才、製程技術人才、市場趨勢人才,或甚至資通訊技術領域人才與ESG領域人才等,都可能是企業所必須培養的人才。這些人才除了從外新聘之外,讓原本企業員工,藉由培訓過程使其具有多職能的專業能力,也是企業留才與增加競爭力的根本所在。企業應不要怕員工被挖腳,而應以公司的願景、員工的成長與成就感,來吸引優秀員工認同公司,持續為公司付出與努力。
  6. 精實企業體質,提升產業競爭力:企業應持續推動精實管理提升競爭力,從生產管理到研發設計,導入精實管理作為,並結合數位化工具,協助企業本身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浪費與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升企業之整體競爭力。但精實企業體質除生產管理之外,應將產業趨勢、產品策略、客戶關係與營運分析等也納入考量,過往很多關鍵角色都是企業主本身,但這樣不容易有客觀之判斷也無法有效經驗傳承,不易維持公司長久之競爭力。藉由制度化的人才培養與管理措施,形塑公司精實企業文化,才能創造公司永續競爭力。
賴總統親臨八十週年慶致詞
賴總統親臨八十週年慶致詞
機械公會莊大立理事長主持80周年慶活動
機械公會莊大立理事長主持80周年慶活動